姊姊的守護者(My Sister's Keeper)──誰真正擁有決定權?

2009082618:00

 

   汨汨地流

越過慘白的雙唇

有志一同地

塗敷成醉人的豔紅

 

   貫徹心扉

是誰安置的炸彈

毫無預警地

爆破在年輕的身軀

 

   到處逃竄

充塞緊實的肌膚

欲振乏力地

任由惡魔啃噬侵吞

 

   輕易成形

點狀出血的裝飾

雪上加霜地

扮成可怕的綠色瘤

 

   茍延殘喘

承載父母的期盼

忍辱負重地

接受妹妹無私捐獻

 

   終須一別

請停止無謂犧牲

俯仰無愧地

還家人幸福的明天

 

後記

 

圖片來源: Jodi Picoult官方網站

 

姊姊的守護者這部電影是由同名小說改編而成。

 

圖片來源: Jodi Picoult官方網站

 

小說本身得獎無數,但台北上演至今10天的票房才607萬。

沒有概念嗎?同檔的孤兒怨1123萬,情聖終結者410萬。

 

故事的架構其實很簡單,講述一個13歲的小女孩安娜控告父母,

要求解除他們對她的法定醫療決定權

圖片來源: photowant.com

 

如果你有個2歲就罹患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(APL)女兒

在其他手足的骨髓基因配型不符的情況下,是否會去找遺傳學專家幫忙,

讓他從數個胚胎中篩選出適合做骨髓捐贈者,並經由試管授精植入體內?

初次聽聞惡耗的父母,懷中是4歲的長子傑西。

圖片來源: photowant.com

 

這個經過設計的未出生女兒,她存在的目的是

不斷提供新鮮的血肉………

 

殘忍嗎?我不否認!

但若是沒有積極作為而讓2歲的凱特自然又痛苦的死亡,會比較人道嗎?

 

安娜捐贈給姊姊的東西可多了,包括剛出生時的臍帶

五歲時抽取3次的淋巴細胞、接著有骨髓粒細胞幹細胞

而引發對簿公堂的導火線,是媽媽要安娜樂捐一顆腎臟

三人手足情深。

圖片來源: Jodi Picoult官方網站

 

若以為是13歲的安娜不想再逆來順受,決定來個絕地大反攻就錯了!

孩子總是單純可愛,會願意為有需要的人全力付出;

事實上是姊姊凱特說服安娜不要再捐腎,繼而提出醫療決定權的訴訟。

圖片來源:photowant.com

 

任誰都累了!永無止境的感染治療復發,生命靠奪取而存在。

是該有人出面制止不幸持續漫延…………

 

凱特推派安娜站上前線,捍衛自己的腎臟

其實何嘗不是凱特捍衛自己生命的尊嚴

當生存得靠踐踏別人生活的品質,不論這個對象親如父母或兄妹,

都讓人難以忍受。

 

你認為整起事件該如何收場

你試著站在不同的立場,父親的、母親的、哥哥的、凱特的、

安娜的,甚至是法官的角度,怎麼做才能皆大歡喜呢?

 

弔詭的是,電影和原著有截然不同的結局………….

 

電影為了沖淡悲傷的氣氛,在法官還沒做出定奪前,

凱特安詳地帶著所有親人的祝福走了

這一家人再度整合出發,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。

 

然而原著卻讓人心痛得不禁發出喟嘆,路一定要這樣走嗎?

乍看以為是個完美的結局,因為安娜醫療決定權

任何醫療行為必須直接跟她討論,安娜擁有最後的決定權。

 

由於她和律師要留下來簽署相關文件,所以父母先行去醫院。

正待安娜要趕往醫院時,卻不幸發生致命的車禍

腦死的女孩,終究還是完成了捐贈腎臟的宿命。

這一家人再度整合出發,只是有不同的排列組合。

 

很多看過原著的讀友非常不滿意電影的結局,

該書作者Jodi Picoult還特別發出聲明稿表示:

她自己也沒辦法接受這個不同的地方,

不是她改的,她跟讀友一樣無力可回天

並要求大家不要寫信問她為何要做如此的更動,

直接去信華納(Warner Brothers)公司表達意見。

 

明知電影沒有原著精彩,但仍執意讓書中人物在眼前實體呈現。

姊姊的守護者的讀書心得完成於2年多前,當時的感動至今不變。

 

 

P.S. 電影中有好幾首好聽的歌曲,請務必連結!

Feels Like Home

Don't Wanna Cry

Carry You Home

Breathe in Breathe out

Life Is Beautiful

Better

 

 

上一篇: 【頭號公敵】之我眼中的你 

 

讀書報告: 姊姊的守護者